Digest winter/spring collection 2012-13

Starting point and Development


概念发展


practice
|
module
|
prefab
|
prepared fabric block
|
modular society
|
modesty in dress
|
equality




消化冬春 2012-13WS


成衣系列 消 [ le modulor II 模度 II ]


概念系列 化 [ equality 平等 ]


Digest winter/spring collection 2012-13


RTW line Xiao [ le modulor II ]


Artistic line Hua [ equality ]



2012年, “消化”尝试从比例尺度 proportion and scale入手,并从由建筑师柯布西耶归纳的模度 le modulor 作为依据展开成衣设计——规限对数据的使用,端正设计本身的意义。


RTW Line

成衣系列 “消” [le modulor II 模度 II ]


2012年要做的两个成衣系列“消”准确来说是对模板生成的一种测试,是一个过程 —— progress,在其中我们练习制衣手法(术),寻找可行设计方案(法),并通过东方的“无序”思维来解决西方的“秩序”问题(道)—— solutions 。

称为“模度1”是因为关于比例控制在服装和设计思维中的应用在接下来的系列里将继续,新系列为 “模度2”。(柯布西耶的模度也是由12两部分组成,这不是巧合,只是着手开始这个题目的时候,发现只做一个系列根本就只能入个门,还有很多需要实践,就做两季吧…..)


——2012ss digest RTWLine, le modulor I 模度I


用模度的思维完成第一次系列之后,我们积累了一些从数学和逻辑方面得到的比例经验,虽然同完全从理性出发作科学研究得到的结果比较我们的经验价值简直微不足道,但这让我们对新的系列要完成的设计有了一个坚定的态度——去做更多的练习 practice !


由于要达对制衣手法的训练,这一季的研发时间超出了我们的预想,时装产业默认的一年两个大季节“spring/summer & autumn/winter”,我们无法追随。所以这次没有按既定规则推出的“冬春系列 winter/spring”并不是因为“反时尚 anti-fashion”。我们在未来的设计里还是会遵循四季的顺序和循环,只要四季还存在,我们就不会去挑战它,因为帮助人们去适应气候环境是服装最基本的存在要素。我们并不太关心潮流和设计本身的时效性,我们更关心穿着者的生活方式,关心服装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体验。


关于对制衣手法的练习 practice,当被人问及“是否认为服装设计师也是艺术家”的时候,山本耀司曾这样回答,“作为服装设计师,首先要具备的一定是关于当代裁剪以及传统缝制的能力,必须经历许多关于服装技术的训练。单单凭借对艺术的思考所制作出来的东西很难引起服装客人的反响。一切最终都会落实到人类的双手,手就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为了表现灵魂而不得不对双手进行锻炼。这是一个必要过程,所以制作服装在这点上不能算是艺术,但从结果看,说不定是比艺术本身更为伟大的事情…”


而除了“手”,我们还相信“能够缔结脑和手的只有心。”

以上便是“消化”在模度 le modulor 中获得的财富。



什么是模度


柯布西耶的模度 le modulor是为建筑而设置,虽然也是在做比例控制,但他用模度设置的是以人为尺度来寻求建筑空间的最小化状态。“消化”只是想借用柯布思考尺度的方式来寻找一些本源的问题,并从中寻求关于服装设计的可能。如柯布在《模度》里所说, “对问题根源的调整,将改变一切,将开启思想的大门,使想象自由流淌。”



服装造型


为了尝试模板 modular design在服装设计手法中能出现的方式,这一季的服装我们借鉴了建筑设计中也有涉足的“预置 prefab”概念,将服装的每一片先缝制净整,再将它们用搭缝或特别的缝缝工艺缝制成服。在面料的选择上,我们尝试了多种无纺织 non-woven 材料,以更好的完成“预置设计”。



Artistic Line

概念系列“化” equality 平等]


“Modesty in Dress" 节制之装



We, as children of an age which values equality above everything else and calls envy social justice, must congratulate ourselves that all these frivolities are no more, that Modesty has proved finally victorious over its two foes, the Lust of the Eye and the Pride of Life, that the Socialist Paradise has been reached at last, and Thorsten Veblen can lie quiet in his grave.


我们,作为这个讲求平等与正义应高于一切的时代的孩童,终于可以为自己庆祝,浮夸的蔓延终究使节制战胜了外物之惑与自身之妄。而我们所期盼的理想之邦终将被抵达,凡勃仑亦可安息。”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么一页内容,左上角是一段关于“modesty in dress”的评论,正中是一张60年代老照片,右下角标注“male and female costume, 1966 - no distinction of sex or class”。就是这两个留着一样短发,穿着同一款套头衫和直筒长裤的年轻人让我开始了对何谓“平等”的思考。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所以我并没有强迫自己去寻找答案。



在做完了“liberty”的概念系列之后,我很自然的想到了“equality”,这是第一次先有了明确的主题才开始着手设计的系列。在否定了很多想法和材料之后,我重新回忆自己是如何思考“liberty”的——“黑色褪去之后的白表达‘事物的发展’是一种不停剥离表象的结果呈现。”——所以如果“发展”带来了解放与自由,那么在“发展”之前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我重新搜寻了关于古代服装和世界民族服饰的资料,整理出在出现破缝缝制的服装之前(以格陵兰长袍为分界),世界范围内的人们都是如何去使用平面裁剪来完成适应自身地域的服装。这些衣服都是以人为本体去完成的,甚至有一些民族的服装比例是从族源以及对祖先的祭祀去设计制作,所以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当代人类社会所极力区分的性别、阶级,在古代人类社会里并不是一种必需。



从历史和世界的范围,我挑选了古希腊希顿、印第安彭丘、古埃及罗布、古罗马丘尼克、黎族对襟、唐宋褙子,在一块10米长的超纤维材料上将它们逐个缝制。



服装是由不同的几何图形 pattern 构成,从古代的一块方布就能变化出多种样式的智慧,到现在需要各种破缝省道才能完成一件衣服的精妙,服装在当代社会的进程中被不断细化和模板化,如果将整个人类社会看作一件衣服,组成它的人类是 pattern,那么我们是否也被细化和模板化到一种精妙,丢失了智慧,变得无知并狂妄了?



如果自由需要等待,那么平等需要回溯。



Photography: Qiananrchy


Text: Dooling Jiang


©2012 Digest Design Workshop & Dooling Jiang All Rights Reserved.